寒露的由来
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习俗饮食
吃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
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
饮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
吃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古人诗日:“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民间也有“九雌十雄”的谚语。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
寒露养生
注意添衣保暖
秋季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细菌病毒的致病能力越强。特别是老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者,需多留意口鼻防护。添衣保暖,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注意保湿补水
干燥的秋风细菌病毒容易侵袭宝宝的身体,造成宝宝感冒、发烧、咳嗽、鼻炎等问题,茵适灸贴系列,传承中医精髓,对症下药,绿色有效,适合各种小儿常见症。
注意足部保暖
脚部汇集了全身的经脉,如果脚部受凉,就会全身寒冷,机体抵抗力下降,疾病就可能趁虚而入。秋冬之际坚持温水足浴,加速血液循环,使脚部温暖舒适;还可以改善脚部皮肤,达到缓解和消除疲劳的功效。
注意调理肠胃
肠胃对于寒凉干燥的秋冬天气非常敏感,如果养护不当就会引发肠胃疾病或使原有的肠胃疾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调理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肠胃。茵适药食同源系列均选自中华药典中所记载的可供药食两用的中药原料,例如紫苏,山药,薏苡仁,橘红,鸡内金,百合,煅牡蛎等,对于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及刺激性,独特的中药提取保留技术结合现代微晶工艺,分子结构小、易吸收、效果佳、口感好。摄取食物的同时,强身健体,调理五脏六腑,预病防病,是婴幼儿专用的药食产品。
注意运动作息
运动可以提高脏腑器官的功能,加速新陈代谢,提升自我免疫功能,减少感冒发生几率。安排好作息时间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有效抵御秋冬犯困。